矽谷的創新是舉世聞名的,這一趟行程也參觀了許多幾家具有創新想法的公司。其中看完了李學長任職的portwell公司後其實有一些想法。工業電腦其實和先端的電子三C產品非常不同,因此在硬體上並不是像蘋果電腦一樣追求新潁的功能或者是更快的效能,當聽到他們說,portwell使用的工業電腦主機板往往只有386或486等級就能跑的時候,其實心中還蠻驚訝的。

P1100303.JPG  

因為為了能符合不同客戶的需求,其實工業電腦產業主要是針對在模版的契合度,而不是效能的最佳化,這就讓我想到產業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成功方式。我們往往學到一套厲害的管理模式或工具後會沾沾自喜,任為一套工夫拿出去就可以闖天下,或者是任為只要把一套工作練到最熟,出去後一定可以有一翻作為。但是往往忽略到,一套管理工具或方法往往只適用在特定情境或文化中。如果我們不好好的審度時勢,找屬於我們產業最適合的策略方針,就像如果工業電腦不斷追求效率最佳化或是功能多樣化,但卻忘記客戶其實要的沒有那麼多,而用蘋果的思考來思考portwell的模式,認為電腦業不就應該是像蘋果如此發展,那就是本末倒至。這也是在我問了李學長:為什麼你們不學蘋果設計一個先端研發中心來研究未來的產品時,他們提到的部份。因為他們還是主要配合Intel來符合客戶需求為最主要的目的,至於”創造客戶需求”的部份,我想,那應該是未來可以考慮,但決不會是工業電腦目前優先的選項,和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奶茶哥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